“捂”出來的呼吸道病,“冷”出來的副豬,深以為然!近期發現多家豬場該病多發。
副豬嗜血桿菌病是一種主要危害2-10周齡仔豬或斷奶前后仔豬的傳染病。本病在規?;i場發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趨勢,危害嚴重,特別到了冬季,因保育舍存在保暖與通風的矛盾,部分保育豬染病從而導致死淘率大幅度增加,一般死亡率10-15%,嚴重可達50%以上。
而對于這病很多人會說:它,好發現好診斷但很難治愈!換了最好的抗生素,用了最經典的配伍,依舊解決不了這個“小”問題。這又是為什么呢?
其實,副豬還有另外一個名字“影子病”,之所以難以治愈,就是因為幕后還有真正兇手。
當心,有以下情況最易發生副豬!
1、當豬群中存在圓環病毒、藍耳病、溫和性豬瘟、流感或地方性肺炎的情況下,該病更容易發生。
2、豬副嗜血桿菌病會作為繼發的病原伴隨其它主要病原混合感染,只在與其它病毒或細菌協同時才引發疾病。據報道:副豬嗜血桿菌與支原體結合在一起,患PRRS豬肺的檢出率為51.2%。
3、副豬嗜血桿菌病是藍耳病的影子病。在藍耳病威脅下,常常伴隨著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爆發。
4、飼養環境衛生差,飼養密度過大,純凈水供應不足、營養性飼料使用過多(高能量、高蛋白、微量元素)等情況下該病更容易發生。
5、斷奶、轉群、混群或運輸也是常見的誘因。
豬副嗜血桿菌病的3大癥狀:
1.體表發黃或發白
2.個別豬跛行或腹圍增大
3.喘氣多咳嗽少等
副豬為什么體表發黃、發白?
副豬的病原是豬敗血副豬嗜血桿菌,屬巴氏桿菌科嗜血桿菌屬:
1)因為會引起敗血癥,故必先引起溶血;
2)因為引起溶血(血紅素轉化為膽紅素),引發溶血性黃疸,故皮膚發黃;
3)長期溶血造成貧血,故皮膚發白。
副豬為什么腿拐或肚大?
1)鴨漿膜炎病原:巴氏桿菌科里氏桿菌屬
2)副豬同樣寄生在漿膜,故引起漿膜炎。
漿膜炎最大的特點:分泌大量的漿液——黃水,體內最大的漿膜是腹膜,腹膜炎導致腹腔嚴重腹水增加,故腹圍增大。
關節膜也是漿膜,引起關節腔積水,所以,走路僵硬或跛行。
腿拐和肚子大是一個病理過程的兩種狀態!
副豬為什么多喘、咳嗽少?
大量腹水壓迫胸腔,胸腔容積縮小,肺臟吸氣拉不開,吸入氧氣不夠用,所以喘氣,呼吸道粘膜不屬于漿膜,屬假復層柱狀上皮。
所以,副豬不侵害呼吸道,喉嚨不癢,咳嗽少。
注意:咳嗽的病變在氣管,喘氣的病變在肺臟!
咳嗽:是因為喉嚨癢;喘氣:是因為供養不足。
防控:該病對外界抵抗力不強,常規消毒劑均可將其殺滅,做好生物安全是預防本病的有效方法;加強飼養管理,提高豬群非特異性免疫力,減少應激的發生。
以此豬病案例為例,一般傳統獸醫,只管治療表癥,比如呼吸道、發燒這些表面癥狀,一般都抗菌素、退燒藥、激素這三板斧;殊不知,表癥底下是根癥繼發的。
小結:治病要抓住本質,要一通到底,全面分析表癥,還要找到根癥,最后一定要找到根源。副豬嗜血桿菌絕大多數情況都是感染圓環、藍耳等病后繼發的,這個病想要有效防制,必須注重免疫系統的修復,需要飼養管理的配合,有效的免疫,合理的保健。相輔相成,才能有一個豬群穩定的生產。